他把守護礦山安全作為自己為之奮斗終生的事業,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在千尺井下開展安全監察、守護安全……他就是七臺河礦業公司安全衛士、新鐵礦安監科安監員王闖。
生活中,他是個熱心腸,誰家有大事小情,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;工作中,他是“鐵面人”,敢于堅持原則,嚴肅查處“三違”行為不手軟,一心守護礦山安全。
王闖樂學善思,深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。在工作和生活之余,他總是想盡辦法擠出時間學習,堅持每天瀏覽《人民日報》《黑龍江日報》等媒體,及時掌握上級政策,增強思想前瞻性、眼光敏銳性和工作創造性。他注重加強業務學習,十分重視知識更新,不斷從書本中汲取營養,一規程四細則出臺后,他如饑似渴地學習,努力提高自身業務和工作能力,掌握各種安全知識、規章制度,并深刻理解、貫徹到位。
監察安全的本質是服務,只有真正深入生產一線、加強現場安全監管,才能服務好。王闖不怕吃苦、善于鉆研,干一行、愛一行,干什么都要干到最好。面對作業現場復雜多變的生產條件,他把煤礦“一通三防”作為每次巡檢的重中之重,現場檢查通風機運行是否正常、礦井作業點面風量是否達到要求、礦井通風設施設備運行是否可靠和瓦檢員是否履職、是否嚴格執行頂板管理規定,及時糾正違章行為,按照 “四不放過”原則給予違章人員處罰并開展針對性教育培訓。
從事多年煤礦安全監察工作,王闖練就了一雙“火眼金睛”,能從蛛絲馬跡中尋見端倪。在井下現場,他時刻留心觀察設備運行狀況,及時準確地向作業人員反映存在的問題,切實提升了安全監察工作質量。有一次,王闖在現場監察安全工作時發現一處皮帶接頭撕裂,及時通知現場管理人員,避免了一起皮帶斷裂事故。
在王闖看來,給違章者機會就是給事故機會。“出了事故,誰給礦工兄弟一次重生的機會?作為煤礦安全監察人員,我必須履職盡責,安全大如天,寧聽罵聲、不聽哭聲。”王闖堅定地說。
一次夜查時,王闖發現一名職工精神萎靡不振,多次出現誤操作,立即責令這名職工升井,并列為安全不放心人,讓他進入學習班學習。升井后,這名職工心中不服,到王闖家去論理。面對職工的不理解,王闖耐心地向這名職工講述疲勞上崗的危害性,如果因一時的疏忽麻痹出現了惡性事故,不僅給礦井造成損失,還會給家庭帶來痛苦。經過王闖苦口婆心地勸說和幫教,這名職工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,自覺接受了處罰,再也沒有出現誤操作現象。
安監工作是個“得罪人”的工作,當有人問起王闖如何處理與職工之間的矛盾時,他總是淡定從容地一笑說:“我的職責就是管安全,必須履職盡責,寧可讓違章者罵,也不讓他們魯莽行事,給自己、身邊人和企業帶來傷害。”
選擇了煤礦安全監察工作,就意味著選擇了苦累和付出,可這個付出,不僅是王闖自己,也包含著默默關注和支持他的家人。一心撲在工作上的王闖,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使命擔當,每查出一條問題、消除一條隱患、化解一項風險都讓他感到無比自豪,覺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王闖用強烈的責任感、過硬的作風得到了全礦職工的好評,多次被七礦公司和礦授予安全衛士、先進生產者稱號,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企業安全可持續發展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