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七臺河礦業公司新興礦煤質科手選段工作現場,女職工靈動的“機械手”在振動篩與矸石堆間飛速游走。今年上半年這支團隊手選原煤5000多噸,創效20多萬元,把矸石中夾帶的廢鐵、廢鋼和一些零部件應收盡收,創效3萬多元,為企業提質增效做出了貢獻,成為這個礦加快實施精煤戰略、在抓煤質中提質增效的生動注腳。
在煤炭市場持續下行的寒冬中,每一粒煤的“命運”都注定被精準改寫。今年,這個礦三水平采煤工作面遭遇斷層、薄煤帶與破碎頂板的“三重圍剿”。面對煤層夾矸增厚、灰分攀升的困境,他們深入貫徹落實“增量、提質、降成、瘦身”四項舉措,把煤質管理細化到每臺設備、每道工序,打響了從源頭到末梢的煤質保衛戰。
這個礦始終把加強煤質管理作為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舉措,不遺余力地抓好煤質、煤量管理工作,制定煤質管理“硬”措施、“嚴”辦法,營造質量管理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;每月召開一次煤質經濟分析會,分析全礦煤質完成情況及影響因素,因地制宜科學施策,保證煤炭質量。
“采煤工作面是煤質管理的源頭,我們必須把好第一關。”新興礦103智能化綜采隊隊長李冬說。
應對挑戰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這個礦加大49號煤層、63號煤層、65號煤層、67號煤層、68號煤層等優質煤、中厚煤層生產組織,緩采66號煤層、74號煤層等劣質煤;上齊煤倉篦子,對煤倉不使用篦子和存在超灰、超矸、超水等煤質問題的單位進行嚴格處罰。
“這個固定煤倉篦子的尺寸是300毫米×300毫米,別小看這個‘鐵篩子’,它能攔截下直徑270毫米以上的矸石。”新興礦102綜采隊區長周明非在102采煤下巷煤倉口說。
在這個礦103智能化綜采工作面,采煤機司機馬前寶緊盯采煤機滾筒運行,按照操作規程精準操作,降低割頂割底現象,保證煤炭質量。
抓煤質就是抓效益。全礦職工深知如果矸石混入原煤,每噸煤的價值就會縮水。
抓煤質就要體現在細節里。這個礦從源頭設計入手,重新梳理煤炭生產接續計劃,摸清高低灰分煤層分布,合理搭配高低灰分煤層開采,降低原煤灰分,保證煤炭質量均衡穩定。他們在每個采煤工作面煤倉口上齊固定煤倉篦子,嚴格執行煤質巡查制度,對存在超灰、超矸、超水等煤質問題的單位嚴格按照《煤質管理辦法》進行扣量處罰。他們實行掘進煤巖分裝分運,杜絕矸石進倉;加強采煤機司機業務培訓和采煤機合理選型,減少割頂割底,全力提高經濟效益。
“在煤質不斷變化的情況下,我們力求抓實抓細產品質量工作,堅持精益求精,采取行之有效措施,保證產品質量合格穩定。”新興礦選煤廠煤質調度車間主任李延龍說。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,他們每天都堅持采樣、制樣、化驗,大樣室每天要做3到5個浮沉實驗,出幾十個灰分、揮發分和G值等指標。
這個礦選煤廠把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,力求用有限的煤源創造最大的效益。他們積極應對日益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,堅持以嚴措施、嚴責任、嚴控制為手段,充分發揮監督、協管煤質作用,狠抓入選原煤質量、生產監測、煤質監督等工作,堅持以質提效、以質取勝,為提高精煤品牌信譽度打下堅實基礎。
“采樣工不僅按照要求采取煤樣,還要完成煤樣制備工序,制樣工序必須嚴格按照要求操作,否則就會對結果產生較大誤差。”新興礦選煤廠煤質調度車間采制樣班長肖俊玲說。
為了當好洗煤生產“眼睛”、體現技術檢查的及時性、準確性、代表性,生產出合格產品,這個礦選煤廠在日常生產管理中發現超灰超水或其他異常現象時,打破常規性加密檢查,及時與比重工溝通、向上級匯報,對代樣、不做樣、人情樣的一經發現進行罰款;在檢查調入原料煤煤質上,做到批批采、樣樣做,把實際煤質情況及時反映到生產中,確保完成“兩率”。
“近期原煤灰分高、矸石量大、精煤產率低,造成旋流器二段分選效果差,影響了分選效果。”新興礦選煤廠煤質調度車間副科長劉東盛說。他們加強源頭原煤檢驗工作,按照時間在地溝皮帶精準進行每個礦的原煤采樣,采樣量必須符合國標要求;汽運原煤做到車車采樣,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原煤進行測矸、測灰、測水后送到大樣室,在最短時間內做浮沉試驗,再次檢驗原煤質量,各個環節爭分奪秒,為項目生產提供數據。
這個礦堅持做好煤質管理“大文章”,推動生產源頭提質增量、過程管控降本增效、精益營銷挖潛創效,發揮“產洗銷”協同優勢,緊抓全鏈條煤質聯動管控,不斷提升煤炭“含金量”。今年前四個月,新興礦原煤灰分為46.97%,比計劃降低0.42%;洗煤綜合產率為62.14%,比計劃提高1.91%。
當每粒煤都被賦予經濟價值,煤質的攻堅戰便沒有盡頭。新興礦在黑與白的較量中抓煤質,證明了唯有極致的嚴謹才能淘洗出“黃金”。